
草地分类标准-草地分类标准 最新

林地地类划分标准?
林地地类划分是根据林地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,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林地***。具体的林地地类划分标准因国家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以下是一般常用的林地地类划分标准:
1. 林地类型划分:按照森林的植被组成和特点,可以将林地划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。天然林指自然形成的林地,植被组成多样化,包括原始林、次生林等。人工林指经人工筹建和培育的林地,植被组成主要由人为选择和引种。
2. 林地所有权划分:按照所有权性质,林地可以划分为国有林、集体林和私有林。国有林是指由国家所有和管理的林地,集体林是指由农民集体所有和管理的林地,私有林是指由个人或企事业单位所有和管理的林地。
3. 林地用途划分:根据林地的具体功能和利用方式,可以划分为经济林、保护林、生态林等。经济林是指为经济目的种植和经营的林地,如用于木材、竹材、果木等的种植;保护林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设立的林地,如用于水源涵养、风沙固定等;生态林是指为恢复和维持生态平衡而建立的林地,如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、生态旅游等。
4. 林地生产能力划分:按照林地的生产能力和潜力,可以划分为高产林、中产林和低产林。这是根据林木生长的速度和产量,划分为三个等级,以便科学合理地进行经营和管理。
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划分标准,还有一些特定目的的林地地类划分标准,如防护林地划分、退耕还林地划分、特殊生态功能林地划分等,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划分。
林地的地类划分是根据林地的生长环境、林木组成和树种特性等因素来确定的。一般来说,林地可以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,其中天然林又可以分为原始林和次生林。
人工林主要根据林木的种植方式和树种组成来划分,包括人工林、人工混交林、人工林草地等。此外,还需要考虑林地的土壤类型、地形地貌、气候和水文条件等因素,综合判断后确定具体的地类划分标准。
《草地夜行》分段和主要内容?
分段
第一段:1~2自然段,写主人翁掉了队,一个人在茫茫草海中艰难的前进。
第二段:3~5自然段,写迎面走来一位同志,和主人翁并肩朝前走。
第三段:6~11自然段,写主人翁了解到这位同志是曾鼓动过金寨大***的老红军,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,便紧紧地跟着他走。
第四段:12~17自然段,写老红军背着主人翁走,不幸陷入了泥潭,***地夺去了生命。
第五段:18自然段,写了主人翁牢记老红军的话,鼓起勇气向前走。
主要内容
老红军走出草地后又返回来寻找落队的战友,为了战友,为了革命而献身的故事
拓展
景物描写的作用,课文中有三处景物描写,文字都很简洁,但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了“烘云托月”的作用。
1.“茫茫的草海,一眼望不到边,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,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,一直伸向远方”,这一段简洁的描写,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、环境,还隐含着两个意思:一是小红军掉队了,老红军是重返草地来寻找小红军的;二是行军是极其艰难的,路遥远而难走。
2.“天空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。满天堆起了乌云,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。”这段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,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起了重要的衬托作用。夜幕降临,雨又骤然而至,给两位红军战士增添了更大的困难,使本来“稀烂的路”更泥泞难走;“一步一滑”使“到处是泥潭”的草地,更步步危险;黑暗,看不见路,随时可能陷下去,已是饥饿难忍、疲惫不堪的老红军毅然决然地背着小红军走,把困难危险全都一人承担,真是困难之中更显英雄本色,险境当中更见战友真情。在这种特殊的艰险环境中,老红军甘愿为革命为战友而牺牲自己的精神,得到充分体现。
3.“风呼呼地刮着,雨哗哗地下着,黑暗笼罩着大地”。这里对风雨、黑暗的描写,一方面衬托了小红军为老红军的牺牲而无限悲痛的心情,另一方面暗示了小红军前面的路程困难更大,但老红军“要记住革命”的嘱咐鼓舞了他的斗志,因此也更衬托出小红军从老红军身上汲取了力量,继承老红军的遗志,增强了走出草地的信心,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,更坚定地向着光明的陕北走去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xccf.com/post/5083.html发布于 2024-08-30